2024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创新成果大赛成功举办!
2024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创新成果大赛

为深入推动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科研管理的精细化水平,12月7日下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绩溪路院区行政楼三楼会议室成功举办了2024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创新成果大赛。
(点击即可观看大赛精彩视频)

本次医学创新成果大赛由安徽医科大学指导,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南京萃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大赛开幕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处处长谢峻致辞。谢峻处长指出,本次医学创新成果大赛是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大赛旨在挖掘和培育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医学创新成果,搭建医学创新与产业转化的桥梁,促进我院医学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快速转化。





(共4张图,可左右滑动查看)
本次大赛邀请了不同领域专家担任大赛评委,他们分别是:安徽省肿瘤防治所常务副所长、合肥市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主任郑涛,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万铭,上海技术交易所交易服务部部长董群,上海段和段(合肥)律师事务所专利部门负责人倪健,东劢医疗集团商务副总经理徐高健,江苏复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培炎,南京萃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娴。同时还邀请了众多医疗相关的企业代表出席本次大赛。

本次大赛共有10个项目组参加了路演,他们分别来自临床和护理的团队。
来自临床类的项目有:骨科胡勇团队的“3D打印组配式假体的临床应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吴开乐团队的“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胶体金试纸条”、重症医学科邵敏团队的“一种提供下肢血液灌注的VA-ECMO股动脉插管”、烧伤科陈旭林团队的“烧伤修复更高效,新型中药来领跑—制痂酊”以及输血科胡海亮团队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血液保存全流程管理系统”。
来自护理类的项目有:麻醉科李京京团队的“一种可控容量和频次的简易呼吸气囊”、重症医学科方业香团队的“一种适用于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固定装置”、泌尿外科杨巧兰团队的“自洁式接便器”、妇产科丁佩佩团队的“一种产科用的接血袋”以及手术室吴岚岚团队的“数字医用缝合针收纳装置”。
评委们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打分,同时对项目进行精彩的点评。吴岚岚项目组带来的样品更是引起了评委及嘉宾们的热烈讨论。

安徽省肿瘤防治所常务副所长、合肥市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主任郑涛对本次大赛做出总结。郑所长对本次参加展演的项目及项目组成员表示肯定,并鼓励现场的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疗科技创新。


(共2张图,可左右滑动查看)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陈旭林项目组、邵敏项目组、吴岚岚项目组和方业香项目组获得创新争先奖,李京京项目组、杨巧兰项目组、丁佩佩项目组、胡勇项目组、吴开乐项目组和胡海亮项目组获得创新优胜奖。

大赛最后,出席嘉宾热情讨论,企业代表与项目组成员积极探讨合作事宜。结束时大家进行合影留念。

推 动 医 学 创 新 服 务 成 果 转 化

关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办于1926年,前身为上海东南医学院附属东南医院,1949年内迁至安徽怀远县,1952年迁至合肥市。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已成长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为国家卫生应急医疗移动救治中心和安徽省紧急医疗救治基地。
医院综合实力稳居安徽前茅。连续五年取得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等级A+,连续13年入围中国最佳医院百强榜,科研学术排名全国38位,在《2022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中排行全国第60位,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0位,16个学科居安徽省第一。
关于萃智医疗
南京萃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内知名的专注医疗及生物医药领域的民营科技服务机构,面向医疗机构及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科创培训与咨询、技术转移中介、临床研究资源匹配等专业技转服务。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实际承担着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的技术经理人平台工作职能;作为多家官方机构的服务子平台(江苏省转化医学研究院医疗器械样品试制服务中心、上交医学院附属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专利培训与转化中心等),公司在医疗技转中介、创新能力培训、知识产权咨询/评估/挖掘/申请、医械样品试制推广、医学创新活动筹办等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已帮助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份多家公立医疗机构成功转化落地了一批医疗成果。目前,公司在长三角地区已签约多家公立三甲医院,采用“多维度、全流程、管家式”服务提升医疗机构科创工作。

欢迎扫码咨询
侯老师 15250958013
谷老师 15950501337
材料整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萃智医疗
编辑:包睿
审核:谷娴
Details.
详情介绍
推动医学创新 服务成果转化